一、“配角”的定义
二、能帮你解决的问题
三、详例解析
四、重点总结
一、“配角”的定义
配角人物是相对于故事当中的主角人物来说,戏份少,并且呈现功能性的角色,配角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烘托主角。
二、能帮你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自己的配角显得非常“脸谱化”?为什么有时候主角的戏份会“跑偏”?到底应不应该给配角加戏?关于配角的这些问题,我们在接下来的案例中给大家分析讲解。
三、详例解析
1.写好配角第一步——配角也必须跟主角一样,拥有“自己独特的故事”。
唐晶《我的前半生》,如下图所示。
在《我的前半生》当中,唐晶作为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的闺蜜,她的戏份非常大,对主角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她同样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说,在写人物小传时,我们必须也要给重要的配角写跟主角一样同等质量的人物小传。
唐晶是典型的现代都市女性,信奉独立的价值观,在一线城市的金字塔尖披荆斩荆,凭着自身的力量杀出一条事业的血路。她跟他男朋友的关系极其复杂,多年的感情变得含混不清,既有师生的关系,又有情人的关系,还有竞争对手的关系,还包含上下级的关系。可唐晶又是一个对感情抱有极度洁癖的人,她无法接受男朋友在其他场合的拈花惹草,以及他之前所做出的模糊的“类似出轨”,所以她与男朋友之间发展成一种相互依赖却又相互独立的复杂关系。
从上边对唐晶这个人物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唐晶这个配角同样有自己的事业线、有复杂的感情关系、有父母、有阶层、有心结、有个性……这在我们之前的教程“如何写好人物小传”当中已经有所介绍,如此重要的配角,我们也需要给她写一篇这样背景丰富的人物小传,这是写好配角的第一步。
2.写好配角第二步——配角必须呈现“功能性”,绝对不能抢戏。
瑞德《肖申克的救赎》,如下图所示。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由摩根·弗里曼饰演的配角黑人狱友瑞德呈现了最大的功能性角色。整个电影并没有以主角的第一视角来讲述故事,而是从配角瑞德对于主角的解释性旁白中展开整个故事的。
从上述示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配角在此处的作用,就是用旁人的视角来对我们这些观众去解读主角的行为和动作,他给我们建立了一个狱友的视角来观察主角到底与其他犯人有什么不一样,解读出主角身上那些美好的品质,并且告诉我们,主角到底是怎么成功越狱的,主角付出过什么样的努力,又是怎么失败的。
于是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配角,当配角有了自己的人物小传后,他是否在为展示主角服务?我们作为观众,是否通过这个配角更好地了解到了主角?如果这个配角只是在过着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去帮助我们解读主角,那么我们就说这个配角是无效的。
3.写好配角第三步——配角的戏应该放在哪里写?
安陵容《甄嬛传》,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是电视剧《甄嬛传》第二集中的一个场景,讲的是宫中派到甄府的教导姑姑登场时,甄嬛(左二)与安陵容(左一)的表现。
甄嬛在这场戏中落落大方,礼数周全,得到了全体的赏识和夸赞,左一的安陵容有心上前行李,但又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错了礼数,于是举手投足还在犹豫之际,已经被甄嬛抢先。大家可以仔细去看这一场戏,在这其中,精彩的展现了安陵容这个配角的心理活动,并且安陵容确实生活在甄嬛周边,时常感受得到这种阶级带来的差异和压迫感,也难怪她后来那么痛恨甄嬛。
所以,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写配角的戏份并不是要必须专拿出一场戏来描写配角,这场戏也是写甄嬛的,但却是略带着交代了安陵容的心境,这样既交代了配角的戏份,又没有影响到主角的展示。
四、重点总结
回顾本篇教程,写配角要做到以下三点,这三点可以作为大家检验自己是否写好配角的标杆。
1.配角的人物小传同样需要重点描写。
2.配角主要的功能就是衬托主角,不能主次颠倒。
3.配角的戏份如果不是单独展示,应该放在哪里写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