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比勒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前24世纪這裡就有城市生活了。埃尔比勒来自阿拉米語,意思是“四個神”,亞述時期它是女神伊什塔爾的聖地。多個世纪中埃尔比勒屬波斯帝國。傳說前331年10月1日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在此戰勝大流士三世而使波斯帝國解體(高加米拉戰役)。實際上這場戰役在離艾比勒100多公里的高加美拉爆發。帕提亞王國和薩珊王朝建國後艾比勒在此後數世纪中又成為波斯的領地。中世纪時埃尔比勒是巴格達和摩蘇爾間的一個重要貿易中心。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一個交通要道,重要的公路和鐵路在此相交。该地區的土著居民主要為亞述人和庫爾德人。[1]
到1991年波斯灣戰爭的庫爾德人起義為止,由薩達姆·海珊控制的庫德族自治區議會在此開會。1990年代中[2]庫爾德斯坦民主黨與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之间爆發武装衝突後這個議會等於失效。1996年庫爾德民主黨在海珊幫助下占領了埃尔比勒。
在2003年的美伊战争中埃尔比勒相當安靜。一開始美国打算利用庫爾德族地區和土耳其的領土來從北部發動陸上進攻,但因為土耳其議會禁止美國通過其領土因此這個計劃未能實現。2003年4月10日巴格達被佔領在埃尔比勒爆發了盛大慶祝。戰後市内經常發生針對占領盟軍、庫爾德人和亞述人的炸彈襲擊。最嚴重的一次炸弹襲擊是2004年2月4日在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共同進行的一次會議上發生的,109人死亡,這次爆炸可能是伊斯蘭輔助者組織進行的。
目前埃尔比勒是動亂的伊拉克中經濟較為良好的安定區,被稱為伊拉克第二首都,许多亚洲和欧美石油企業也選擇在當地設立營運中心,掌管周邊巨大的石油儲量。2014年伊斯蘭國武裝集團崛起後將埃尔比勒视為攻擊重點目標之一,認為如果能攻下當地將挾持大量人質和金錢、石油等利益,並使非伊斯兰顏面掃地達成戰略意義。[3]
市中心鐘塔
市政公園
庫德丝绸博物館
通往摩蘇爾的閘口
羅塔納大飯店
艾比爾國際機場
購物中心
巴薩街夜市燒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