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原来不叫“神雕侠侣”,原名听过的人不多,却更符文章主题
我们都知道,金庸的《神雕侠侣》是射雕系列的第二部,故事的主线主要讲述了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的纠葛,“侠侣”值得就是他们二人,他们还有一只大雕,以主要角色为书名的书也不少,但其实,《神雕侠侣》原来不叫“神雕侠侣”。
在金庸老先生最开始在《明报》上连载这部小说的时候,这部小说的名字其实叫做《天残地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其实这跟这部剧的主旨立意有关。“天残地缺”其实也就是天地都残缺。
展开全文
金庸老先生觉得,人生是不可能完美的,人生充满了求不得,充满了抓不住。天地尚且都是残缺不完美的,更何况是区区的人生呢?这就是这个书名,同时也就是部小说所要表达的观点。
其实,回过头来细想《神雕侠侣》里面的故事,就会发现每个角色的人生都是“残缺的”。杨过断手,小龙女被玷污,郭襄孤身终老,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李莫愁其实是早年被爱人所伤,瑛姑偏执的性格也是经历所致。
据说《神雕侠侣》这部小说是金庸先生在自己所写小说里最不满意的一部,因为为了使这种“残缺”贯穿始终,小龙女的结局本来应该是跳崖身亡。结果被当时的书迷猜中了意图,引起了读者们强烈的不满,不得不改了结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